基本情况

时间:2009-12-14浏览:44

项目名称 : 信号处理与测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电子工程学院

       2008年7月,由广西师范大学、桂林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桂林市泛亚电子有限公司、桂林市飞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和桂林市建达机电工程有限公司合作组建了校企联合的“信号处理与测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心地址设在广西师范大学育才校区内。本工程中心运行一年时间以来,通过创新运作机制,集成高校和企业资源,秉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在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和公共技术服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已申报和实施了一批省、市信号处理与测控工程方面的科技计划项目,初步形成了一个产学研管结合的科技创新平台。中心现向桂林市科技局申请立项成为桂林市“信号处理与测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本工程中心将联合、组织一批国内外信号处理与测控工程技术专家,搭建一流的信号处理与测控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实施一批国家、省、市重大科技计划项目,使我市信号处理与测控工程行业技术创新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有力推动我市电子信息与自动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研究领域:信号处理和测控仪器研制

本工程中心的主要研究开发领域包括:视频、雷达和语音信号处理;自动化检测仪器与装置;金属探测;惯性测量;光、机、电一体化控制系统设计;计算机通信;电子仪器等。

中心依托单位、合作单位及其合作形式

 

   中心依托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广西师范大学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大学,坐落在世界著名山水旅游名城、历史文化名城桂林市。学校有王城、育才、雁山3个校区,校园面积3114.9亩。现有在职教职员工2180多人,全日制本科生14600余人,博士生47人,硕士研究生4100多人(含教育硕士),留学生370多人,函授、进修生等约7600人。建校76年来,学校为国家尤其是广西培养了16万名教师和其他专业人才。
学校建筑面积为76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85亿元;有教学科研实验、实训室(中心)和公共教学平台29个,其中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广西重点实验室2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6个,广西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建设中心2个,校级实习实训基地155个。全校图书馆舍总建筑面积约3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238万册,中外文期刊5573种,电子图书56万册。建有球类馆、武术体操馆、塑胶田径场等各类现代体育设施,总面积约9万平方米。学校是CERNET华南地区网桂林主节点依托单位。
学校把科学研究作为促进教学、提高办学水平的重要手段,取得了良好的成绩。2003年以来,学校共主持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项目、国家“973”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在内的各级各类基金项目共680项,其中国家级项目88项,省部级项目240项;获各类科研成果7000多项,其中出版各类著作645部,2005~2007年间被SCI等三大检索收录论文503篇;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80项,其中广西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自然科学版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入选北图版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中心共建单位
   共建单位之一:桂林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
    桂林国家高新区着力打造国家级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留学生创业园、博士创业园、大学生创业园、漓东孵化器等一批创新机构,形成了孵化面积超过13万平方米的大型现代化科研孵化集群,建设有广西电子信息孵化基地、广西电子产品稳定性试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广西中小企业数字化产品开发制造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孵化功能向“专业服务”和“分层次推进”,由孵化企业向孵化产业发展。高新区先后建立了科技发展基金、产品创新基金、中小型企业发展基金、风险投资基金以及科技3项基金,用于企业新产品开发,扶持重大科技项目和支持科技成果产业化。高新区累计实施高新技术项目1500多项,其中列入国家级科技计划的180多项。这些项目45%都处于国际国内的领先水平。形成了一批在国内外有知名度的企业和产品,星辰公司自主研发的交直流伺服系统、鑫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小型无人驾驶飞机、桂林广陆数字测控技术公司的高精度电子数显量具量仪、南药集团开发的国家一类新药青蒿琥脂、矿产地质研究院的超硬材料、中橡集团桂林公司的巨型工程轮胎等产品都是桂林高新区自主创新的代表性产品。
   共建单位之二:桂林市泛亚电子有限公司
    桂林市泛亚电子有限公司创办于1988年,是专业从事金属探测器研制的高科技企业,前身为桂林市兴华金属探测器厂。二十年的长足发展,目前金属探测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多项技术获国家专利。公司于1988年起建有科研生产基地八千多平方米,目前在桂林国家高新开发区信息产业园建有标准厂房一万多平方米,员工170余人,技术人员55人,总工程师王驹博士曾任美国加州大学教授和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主任兼研究员。多年来我公司向社会提供了高精度、大深度的地下金属探测器、手持式金属探测器以及高性能的金属探测门(安检门),以优质的产品和优良的服务赢得了广大客户的信赖。公司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ISO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产品严格遵循国家和国际标准进行设计、制造、检测,确保质量要求。
     公司研制的XH系列金属探测门具有技术先进、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等特点,获国家专利。公司于1992开始研制金属探测门并投放市场,2000年在国内率先研制出首台多区位金属探测门,目前XH系列金属探测门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产品由公安部安全与警用电子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检测合格,颁发了生产登记批准书和销售备案证,广泛应用于各种安全检查、金属防盗等场所,检测隐藏的金属物品,如:违禁刀具、枪支、硬币、金银首饰、贵重金属等,应用场所如:机场、监狱、法院、看守所、戒毒所、娱乐场所、体育馆、展览馆、博物馆、庆典会、大型会议活动、电子企业、五金企业、贵重首饰生产企业等。
  TC、TM系列地下金属探测器具有探测深度大、分辨率高、功能齐全、定位准确等特点。是广西科委委托我公司承担的科技项目,获工业新产品百花奖、科技进步奖和国家专利。产品除了军事上的用途之外,还广泛应用于安全检查、公安侦破、废金属回收、工业原料的检测、检查地下的金属管道线路、帮助人们发现隐埋的金属文物。它是建筑施工、自来水安装、供变电检查、考古、探铁、探矿、探宝等作业不可缺少的工具。  TC98手持式金属探测器主要用于检查人体(物体)是否隐藏金属物品。
   共建单位之三:林市飞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桂林飞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成于2007年8月,由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多名研究生联合创建,一家专业从事自动化控制、惯性测量电子产品的研制、生产和销售的公司。公司凭借一流的科技人才,雄厚的技术积累和强大的开发能力,成功研制出惯性姿态方位参考系统(AHRS) 。成功推出了高精度姿态参考系统,小型电动无人飞行器自动驾驶仪,以及FY系列航模平衡仪等产品。这些产品被广泛应用到电子罗盘、机器人、无人飞机、船舶车辆,航模电子以及姿态实时测量等领域。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一流的客户服务,先进的管理模式、灵活的经营策略,团结协力的团队精神、开拓进取的创新作风,飞宇电子科技将蓬勃发展并始终走在业界最前面。
   共建单位之四:桂林市建达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桂林市建达机电工程有限公司于2000年成立。是一家集技、工、贸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通过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在桂林市高新区信息产业园内新建办公楼2000多平方米,生产车间3000多平方米,主要从事工业电气自动控制系统及控制装置的研发、设计、系统集成、生产、安装、调试一条龙服务。
本公司是桂林橡胶设计院开发公司电气控制设备的定点配套商,桂林机床股份公司施耐德工控器件的定点供应商,法国施耐德电气公司的指定分销商,代理其全系列工控产品及供电产品。在橡胶、机床、塑料、冶金、造纸、制药、水泥等行业承接了大量的电气控制系统工程项目,均使用了欧姆龙、三菱、西门子、施耐德、图尔克、RKC、AB、ABB等国外著名品牌的PLC、人机界面、变频调速器、全数字直流调速器、工控机、伺服控制器、温控器、各种总线网络系统、组态软件等,从源头上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可满足不同客户的要求,量身定做最优解决方案。
公司为米其林轮胎、普利司通轮胎及倍耐力轮胎生产设备配套电气控制装置,国内90%大中型轮胎厂均有我公司提供的电气控制系统及控制装置,产品出口日本、东南亚及欧洲各国,得到外商的广泛认可及赞誉。公司的主要产品:
1:全数字直流调速控制装置
2:全数字交流变頻调速控制装置
3:高精度温度群控制装置
4:双螺杆橡胶挤出机及胶片冷却自动控制成套装置
5:各种规格橡胶销钉冷喂料挤出机电温控成套装置
6:橡胶双复合,三复合,四复合挤出联动线自动控制系统
7:橡胶胶管生产线自动控制系统
8:电线电缆生产线自动控制系统
9:造纸生产线自动控制系统
10:BOPP塑料薄膜双轴拉伸生产线自动控制系统
   合作形式
    中心依托广西师范大学在信号处理与测控领域研究开发的技术、人才和信息优势,充分发挥合作共建企业在市场、资金等方面的优势,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积极推进校企各方的战略合作与发展,共建科技创新平台,共同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企业的科技进步和经济效益提高,促进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实现强强联合、信息共享、人才共享、试验设施共享,采用开放、流动的机制,进行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品开发,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跨越式研究和以国际前沿技术为目标的跟踪研究,打造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特色鲜明的信号处理与测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心成立领导小组和专家技术委员会,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和专家技术委员会的指导下工作。

项目建设的地址及建成后的运行管理体制

      项目建设地址:广西师范大学育才路15号
       规划面积:1000平方米公用设施:与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区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与自动控制实验室”和广西师范大学电子技术研究所现有的办公设备、研究实验的仪器设备实现共享。
      建成后的运行管理体制 
       (1) 中心实行"边建设、边研究、边开放"的原则,逐步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 并接受上级主管部门定期评估和动态管理。依托单位广西师范大学和共建企业提供的配套条件,支持中心的工程研究项目建设计划和相关优秀科技人才的培养。
       (2) 成立中心的专家技术委员会。专家技术委员会是中心的技术指导机构,主要任务是负责审议中心的规划,研究开发工作计划、项目,评议工程试验设计方案,提供技术、经济咨询和市场信息,监督经费使用,评价中心研究成果和管理绩效。
       (3) 中心实行依托单位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中心主任全面负责组织与领导中心的科学研究、学术活动、财务开支、兼职人员聘任、资产管理、环境安全和行政管理等项工作,不断推动中心运行和管理制度的创新。中心设立常务管理副主任和兼职秘书,秘书协助主任、常务副主任做好中心的日常管理工作,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
       (4) 中心实行项目制管理,通过严格考核,经费实现滚动使用,重点支持任务完成好的项目。经过竞争、流动,使中心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结构优化的技术开发队伍。注重培养优秀中青年学术骨干力量,并重视高层次人才弓|进,特别注意吸收收有成就的留学回国人员,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优秀电子信息工程创新团队。
       (5) 中心执行相对独立经费管理,并通过多渠道多方面积极筹集建设和运行经费。运行经费(购置公用实验室设施以及客座研究等开支)的使用原则由中心常务会议确定,由中心主任或常务副主任具体管理。项目运行经费由项目组长管理。中心主任和项目组长每半年就各项经费使用情况向中心常务会汇报一次。
       (6) 建立中心的联合、开放制度。积极参与校内外、国内外有关工程研究中心的联合、合作研究,鼓励研究人员参与国内外有关课题组联合申报工程研究项目。
       (7) 建立中心公共技术平台和技术支持体系。建设经费主要用于大型仪器设备的购置、更新维护、专用器件的购买。中心仪器设备对校内教师全面开放,并通过广西大型仪器网向社会提供有偿服务,全面提高仪器设备的共享率和使用率。把互帮互助,协作攻关,共同提高作为中心文化核心来进行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