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学榜样】李雨蔓——学无常师,心诚则灵

2019级通信工程专业

保送院校: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上大学以前,我从没想过我会读一个工科,对所学专业不甚了解,对未来也没有清晰的规划。但是进入大学后,我踏实学习,勤问老师,勇于实践,逐渐找到一条自己的学习发展之路。

在第一次参加电赛之前,我是怀着一腔孤勇去找王勋老师的。当时的我没有什么实践能力,就是知道自己想参赛,想锻炼,就敲响了实验室201的大门。王勋老师在本身已经带领两队参赛的情况下,还愿意提供实验室的资源,指导我们,在紧张的四天三夜中,也没放弃我们任何一队。即使最后我们没有拿到一等奖,但是因为那次电赛的经历,我不仅学会了如何运用专业知识实现功能,还体会到团结协作的力量。

在实验室中,我申报了一个大创项目,它是关于农业物联网的。我也正式开始接触如何写专利,万事开头难,起初我真的摸不着头脑。通过请教王勋老师,他告诉我,先确定一个方向,有了方向后查找相关的文献进行学习,进行知识积累,再经过思考,就会产生想法了。当时的我顿时有了动力,开始上知网查找下载相关的专利和论文进行学习。通过大量的阅读后,我发现,可以把目光投向套袋的水果,利用单片机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实现套袋水果内的信息监测,达到一个创新。之后,我把我的想法与老师进行讨论,通过反复的修改,顺利获得专利授权。

后来,受到温雅媛老师的鼓励,我想要组队参加“互联网+”比赛。参赛的项目来源于知乎的一个对人眼光感知的视频,它让我与负责人对颜色传感加密有了想法,经过一番查验后,认为想法可行,便以此来参赛。当时的我们没有比赛经验,也没有前期比赛成果,可以说是从零做起。记得我们放寒假前报名参赛,收假后上交比赛材料,就在假期中,我与负责人几乎每天都会打上一两个小时电话,交流如何做计划书和路演PPT。每当我们修改出了一份新的PPT就会发给温雅媛老师看,她总是耐心地看完,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记得在校赛进区赛时,我们遇到了瓶颈,一度为找不到针对市场而发愁。所以,每每我们一有新的想法就会迅速记录下来,到办公室与温老师进行讨论研究,往往一讨论就是一个下午,逐渐使得方案变得更具象可行。最后,我们的项目从校赛入围赛的最后一名成功逆袭,夺得区金。

生活照

点击数: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