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下扎根 向上生长
2021级通信工程 姚光业
保送院校:电子科技大学
细致的规划
加入电源组后,个人的时间就都安排得比较充实了。每天完成基本的课程任务后,我都会前往实验室学习,在实验室中,我每周会给自己布置任务并按时完成及时与指导老师交流汇报进度。例如,这周完成2021年电赛题目,我首先会搜查资料,理解题目,读几篇相关的论文,先把理论弄懂。下一步,便设计原理图制作电路板,和队友讨论方案,不断进行测试,直到完成指标。
在廖志贤和黄国现老师的带领和指导下,我前前后后参加了10多项专业比赛,获得院级、校级、区级、国家级奖项10余个,其中就有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国家级二等奖、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嵌入式设计组)区级二等奖等,在参加专业类竞赛的同时。
我也没有落下我的课程的学习,我按时完成每天的作业以及学习目标,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掌握了学习节奏,不断进步,这让我连续两年综测专业第一,并且连续两年获得了自治区人民政府奖学金。
长久的坚持
在一开始参加专业类竞赛的时候,我也感到迷茫,电路总与不能达到理想状态,代码总是出现bug,无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电路相互结合。但最后,在指导老师和师兄的帮助下,我不断了解每一个器件的原理,也能够自主的设计电路并实现功能,我不断的坚持只为在比赛上获得更高的成绩。
在2023年电赛中,我意识到这是我仅有的机会去参加国家级电赛,我没有放松自己,比赛过程中一度很顺利,但是在最后一晚上,我们的主控烧了,这差点让我们放弃冲击国家级奖项,在短暂的休息后,我们决定拼一拼,最后指标顺利达到,并获得了全国二等奖。
一点点运气
在大二的下学期,我作为国家级大创项目“基于分布式控制算法模块化变换器”的负责人,就已经开始着手专利“一种安全高效的光伏逆变器”的撰写,前前后后修改了接近三个月,但依旧对自己的创新点没有信心。
在大三下学期,专利得到了授权,这让我保研的材料更加丰富。在后续联系院校参加夏令营和推免的时候,我很幸运遇到了许多好老师。他们尊重我的想法和兴趣。这让我在选择院校上有很多机会,最后,我选择电子科技大学的控制工程,与自己本科的研究方向比较相近。
充实的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我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加入自行车协会,参加‘漓骑’200km比赛,积极参加篮球新生杯,院运会男子短跑,代表学院参加校运会为学院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