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助力教师拓宽科研视野、提升学术创新能力,9月26日下午,电信学院在教工之家开展了第十一期学术沙龙活动。此次活动由学院分管科研工作的负责人主持,学院部分领导和教师参与了此次活动。
活动伊始,活动主持人强调了学术交流对推动科研创新的重要意义,鼓励参会教师积极互动、深入探讨。随后,劳保强和欧阳雪两位青年教师依次分享学术成果与研究经验。欧阳雪博士以“矢量地理数据安全共享技术研究”为主题,针对众源采集过程中现有方法精度可控性差、处理效率低等痛点,详细阐述了团队提出的基于椭球空间映射模型的几何精度降低方法,为相关领域技术优化提供新思路。劳保强博士围绕“高性能计算与人工智能赋能射电天文研究”主题作分享,先介绍国际大科学工程—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项目概况及数字多波束合成等关键技术难点;再讲解基于FPGA的数字波束合成技术、MPI+OpenMP等并行优化方法,以及相关技术在SKA数据处理中的应用成果,包括入围国际高性能计算“戈登贝尔奖”决赛等荣誉;最后分享人工智能在射电星系形态分类中的实践,重点介绍团队研发的深度学习软件及与华为公司的产学研合作案例。
互动环节中,参会教师围绕创新科研开展、科研技术应用、成果转化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纷纷表示收获颇丰。此次学术沙龙为教师搭建了沟通交流的桥梁,进一步营造了学院浓厚的学术氛围,为后续科研工作开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劳保强博士学术报告环节

欧阳雪博士学术报告环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