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报告题目1:介入式光声成像技术及其临床转化
报告人:龚小竞博士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副研究员
学术报告题目2:跨尺度光声成像—分辨率、成像深度连续可调
报告人:刘成波博士,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副研究员
报告时间:5月10日上午9点
报告地点:理二楼111报告厅(育才校区)
学术报告人个人简介:
龚小竞博士,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副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深圳市高层次人才,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消化内镜分子影像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介入式成像,包括光声成像、光学相干层析成像、超声成像等。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了光学分辨率的血管内光声成像、全视场的消化道光声内窥成像、血管内光声光谱成像等技术。目前正在发展基于光声的多模态消化道内/血管内成像、光声光谱定量分析、光声高速成像等技术,及其在消化道肿瘤、心脑血管等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相关工作在Journal of Biophotonics、Journal of Biomedical Optics、 Plos One、Biomedical Optics Express、Nanoscale等高影响因子期刊发表20余篇,申请国际、中国发明专利14项(已授权5项)。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深圳市基础研究项目2项;作为子课题负责人或核心骨干参与国自然重大仪器专项、科技部专项、中科院、广东省科技计划、其它纵向、横向课题多项。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广东省科技专家库专家、深圳市科技评审专家,以及Photoacoustics、IEEE TMI、ASME、中国激光等多个期刊审稿人。
刘成波博士,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副研究员。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美国杜克大学访问学者,深圳市“孔雀计划”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主要研究方向为跨尺度光声结构、功能、分子成像。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基础研究项目,作为核心成员参与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仪器、重点基金、企业横向项目,总经费>600万。担任Nano Letters、Theranostics、IEEE TMI等多个期刊审稿人。已发表JCR一区论文30余篇,其中第一或通讯作者18篇,平均影响因子>6。申请和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