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通信工程专业2017届本科毕业生莫宏培。现在跟搭档一起经营桂林原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七年前,怀着对电子专业的激情,我填报了志愿,进入电子工程学院,并于大三开始创业。
一、将“大创”项目开发成“创业”项目
在校期间,相对于同届同学,我更早地进入了创新基地学习并参加电子设计竞赛,期间积累了一些专业实践经验。后来主持一个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果园环境监测系统,并取得较好成果,同时获得了第二届广西大学生创新创业优秀成果展会“优秀成果奖”。
环境监测系统在“大创”的基础上取得了一定的技术进展,于是,2016年1月,我们注册了桂林原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并持续推进该项目,使该项目演变成今天的智能农场解决方案,主要用于实时采集农场的温湿度、酸碱度、光照强度、风力及音视频等信息,这些信息汇总于云服务器,用于指导生产及开发农场旅游。项目在2018年与湖南的一家公司合作,并将该项目落地于湖南张家界的农场。该系统结合了现有的大棚控光系统实现自动调光,使大棚内的植物能得到合适的太阳光照,其次结合灌溉系统实现自动灌溉,管理员可以通过手机接入云端设定目标光照和目标湿度。在此基础上,该农场还开发了相关的旅游项目,利用该系统采集的视频及温湿度信息,游客可以实时掌握农场的天气信息、鲜花的盛开情况及人流量等,合理地安排出行。
二、志同道合,让创业从偶然变成必然
其实,进入大学后不久,在我职业生涯计划里就有创业的想法了,但当时没有合适的项目及合作伙伴,且创业的时间也是计划在毕业后的三到五年之间。但后来,通过做“大创”,发现了可以去尝试的项目,更重要的是,找到了有同样想法的伙伴,而且在项目合作里我们的分工是互补的,于是我们决定注册公司,把手头上的项目往商业化方向推。
三、排坑之后,步伐越来越稳健
经过这几年的历练,我们并没有找到通往成功的捷径,但却有一些教训。在开始的前两年,我们表现得过于贪心,过多的项目并行展开了,当时想法是东边不亮西边亮,于是,在这个只有五六个人的团队里居然就有三四个在做项目,开发人员在项目间穿插太多,精力过于分散,最后没能把事情做好。
每个项目都要经历从发现需求、产品设计、产品开发、产品生产,到最后的产品销售及售后,如果一个项目是成功盈利的,那么这个项目的执行团队肯定把上述的事项都出色地完成了,反过来,只要有任意一个环节没有做好,那么这个项目将面临失败。而在我们这个年轻的团队里,我们把过多精力都用在了产品设计和产品开发上了,其他方面很多时候不尽人意,这是我们好几个项目最后没能成功盈利的重要原因。
在受委托开发的时候,曾经吃过这样的亏,开发前,与委托方谈好了开发出他们需要的产品后,他们将以预定好的价格到我们公司拿货,但最后对方的项目烂尾了,我们也就跟着亏损了,此后,类似的项目我们都要求对方事先支付打样的费用。
创业的过程,曲折与艰辛、快乐与满足并存,这让我深切地感受到,创业本身就是一个排坑的过程!经历了一些失败使我们慢慢地懂得如何踏实有效地做好一件事,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变得多了起来,像我们所希望的那样,原动力也慢慢地步入了正轨。
莫宏培风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