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科技写作》教研组联袂跟同学们分享“科技写作的心与路”

6月5日晚上,电子工程学院毕业季弘扬优良院风学风第二场活动在育才校区第二理科楼111报告厅进行,来自电子工程学院《科技写作》教研组的温雅媛老师、曾上游教授、倪原博士联袂跟同学们分享“科技写作的心与路”,2016级电子科学与技术班本科生、2016电子信息(大类)独秀试验班50多人现场参加,180多名学生通过钉钉智能移动办公平台参加活动。

活动由电子工程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主持。

温雅媛老师从其进入高校工作前担任电信运行商咨询师、央企产品经理的经历入手,分享了新工科大学生应有的自我认知、相关的岗位特点、职业定位及自我成长,着重分析了在科技写作方面占有明显优势的女生的职业选择与可持续发展。勉励同学常思考“我想要什么”“我能做什么”“我有什么”等问题,深入了解开发、测试、UI设计、产品、市场及运维等不同类别岗位的特点,在职业取向系统、商业价值系统和职业机会系统之间做出符合自身能力与兴趣的职业选择,并依靠终身学习,培养良好的通用能力和难以被替代的专业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曾上游教授从新冠肺炎疫情切入,分析了自然规律的可重复性,强调了科技写作尤其是科技论文写作的重要性,认为科技的第一要素是真实、严谨和可重复性,科技写作正是通过形式的规范确保内容的真实和严谨。接着,纲举目张地分析了科技论文的结构——选题、前期与中期报告、摘要、绪论、正文、结论、参考文献等各个方面的要义,提醒同学们正确认识科技创新与科技写作“死板”之间的关系,引导同学们全面认识科技论文写作的学术性、独创性、规范性、准确性及可读性等特点,进而深入把握科技创新、知识创造的内在规律与外在要求。

倪原博士以“科技写作与科学素养提升”为主题,从辨别生活中的信息尤其与新冠肺炎疫情有关的各种传言谈起,认为普通大众、非专业媒体科学素养不高,难以解读科技写作表达的信息,是导致信息传输发生曲解甚至形成谣言的重要原因。他强调,知识的积累主要以文献的形式为主,找到相关信息的原始出处至关重要。最后,简明扼要地讲述了“九牛一毛:如何成为一个‘杠精’”等研究实例,引导同学们正确理解实验、推理及其他一些基本科学事实与其意义,培养批判思维,善用搜索引擎工具,掌握科学方法,进而较好地回答、回应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惑。

活动最后,三位教师还就工作中的苦与乐跟同学们进行了互动交流。

三位教师的分享既有对科学的热爱、对学术的严谨、对现实的关注和对同学们的关爱等共同点,也呈现出和而不同、各放异彩的风格,给同学们以诸多的思考、启迪及力量。温雅媛老师跨领域与多岗位的力炼、笑对工作的态度、精美的PPT、优雅的表达、知无不言的真诚给同学们以亦师亦友的温暖与关爱;曾上游教授对科学的热忱、严谨的治学态度、理论结合实际的分析方法、迎难而上的执著着实令同学们敬佩;倪原博士渊博的知识、对生活与科技的独到思考、幽默风趣的表达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为表达对师长的谢意,2016级电子科学与技术班、2016电子信息(大类)独秀试验班的同学代表现场向三位教师赠送了纪念品。(陈祖权)

温雅媛老师分享“科技写作的心与路”

曾上游教授分享“科技写作的心与路”

倪原博士分享“科技写作的心与路”

同学代表现场向三位教师赠送纪念品

点击数: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