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校友
现工作单位:广西贵港市供销合作联社
一、勤工助学,融入集体
大一期间,我积极参与学校各类校园组织的报名,努力融入到大集体中去。我第一个参加进的组织是学校勤工助学管理中心。
在那里,我过得很开心,很充实,而且每个月还给两百元的生活补贴。更为重要的是,师兄师姐人很好,不嫌弃我什么技能都不会,从零开始带我,教我许多技能,给予了我很多帮助,让我度过了一个充实快乐的大一。真的十分感谢他们。那是我的“大确幸”!
二、机房管理,感恩前行
大二与大三期间,我经一位比较熟的舍友推荐,我担任学院机房管理员。机房管理员日常的工作是协助开门关门、打扫卫生,维护电脑正常管理,等等。
管理机房的莫家玲老师待我们很好,是一位非常值得尊敬的老师!机房的学长后面基本都是技术大牛,他们现在工作待遇基本都超过了15k。
在这个过程中,我更多的接触到的是技术类的问题,包括机箱硬件故障排查、软件破解及装系统等相关问题。同样的,我们机房每个月也是有两百元的生活补贴,十分的赞。
三、真情参与,点滴都弥足珍贵
大二大三期间,我还积极参与了志愿者活动与献血活动,包括运动会裁判志愿者啊,敬老院打扫卫生啊,校园献血活动啊,等等。这些活动,会让我觉得十分的充实,第二天又能充满干劲的面对人生。
活动颁发的证书或者奖状,我至今都还收藏着,偶尔翻到这些奖状和证书,一份美好记忆油然而生。
四、实习有道,直通就业
大三第二学期,就该去找实习工作了。前辈经验表明,能通过实习转正、稳定工作是一条很不错的路。然而,那种超大规模的公司基本都是有着残酷的淘汰制,实习完可能也就结束了,极少能转正。
我找实习工作是先自己写简历,然后参加我们校区和桂电的招聘会,两头跑,当时没有根据职位制作针对性的简历,硬是跑了两个月才拿到一家深圳公司的offer。
大四初,我就直接去实习了,因为做的时间足够久,也给公司带来了相应的价值,就在拿到毕业证当天顺利转正了,顺便还涨了1k的底薪。
再后来,去外面再投递一次简历,换到另一家更大的公司,做了一年多,拿了一次A绩效(最高绩效)的奖金后,就带了20万回广西建设家乡了。
五、乡愁是“图其致远”
我进行了长久的考量,如果长期在深圳工作,未来10年必须挣够余生的所有开支。而深圳35岁淘汰只会越来越早、越来越卷,如果不能拿到极其丰厚的薪酬,35岁回家乡将没有出路,公务员考试不能参加,找工作没人要,只能考虑自主创收。加上因此,我感觉还是建设家乡才有意义。
我选择家乡供销社,一来离家近,二来背靠组织,体系完善,网点遍布贵港市村镇,平台广阔,可以锻炼自己,发挥自己的人生价值。
我通过企业自主招聘考试入职供销社。供销社重点是为“三农”服务,主要经济来源是通过社有资产管理开放,经营项目获得。我的日常工作主要是文件撰写、流转、办理,帮助策划组织各种活动。
我体会,在广西,咱们广西师大的“名片”真的很好用。“尊师重道敬业乐群”的情怀值千金!
冉海峰校友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