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学榜样】陈玉敏——金子都在课程里

2019级电子信息(大类)独秀试验班

保送院校:深圳大学

都说“金子都在课程里”。在课堂上,我都会坐在第一排,用坚定的目光和轻轻的点头,全身心地投入,专心致志听课,专业课成绩基本在87分以上。记得,在《电子线路设计》课程上,涉及到设计波形转换、功率放大等电路,而完成指标需要运用到在模数电课程学到的知识。得益于扎实的课程知识,在同学们课程设计课遇到问题时,我帮助他们找出问题,最终完成设计任务。

工科,重在实践。大一时我就加入了创新基地,把课本的知识成功运用在每次任务中,同时在两次的电子设计竞赛中,我都会把课程的知识运用到比赛中。在基地时,苏检德老师手把手教我们使用示波器、频谱仪等仪器,带着我了解绘制电路板的流程和焊接技巧,指导制作了功率放大电路、放大电路特性测试仪等。记得,在一次备赛的暑假,他连续半个月,每天都教我们将红外、按键等代码封装起来,以便于在比赛中直接调用。在大三,我成为创新基地的管理员,负责培训工作,就把自己在基地所学和老师所教授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了其他师弟师妹。

在大二,加入独秀班时,我选择了何富运老师作为学业老师。一开始,何富运老师就跟我谈要做好规划,该往哪个方向走。在何老师的指导下,我参与了一项实用新型专利的发表——实现垃圾分类的垃圾桶,主要采用若干传感器和驱动结构、图像处理算法实现垃圾分类。

备战蓝桥杯国赛时,由于EDA设计与开发是当时新增的赛道,没有其他的练习题可做,当时并不知道该怎么备赛,于是,就向何老师请教,老师叫我找32系列系统板来画。同时,在参加比赛之前,我会把省赛和自己准备的题目练习很多次,反复是深度思考和不断纠错的过程。每个题目都需要3个小时的练习时间,在连续3周的时间里,我每周都会练习3次,每一次都在反复修改、思考,力求最佳的方式,最后在蓝桥杯国赛取得好成绩,实现了从教室第一排到专业里第一梯队的跨越。

生活照

点击数: {浏览次数}